——吳今墨個人事跡介紹
吳今墨熱愛閱讀、涉獵廣泛,懷揣著一顆勇于探索未知的心,保持著始終向上的姿態。閑暇時光里,總能看到他捧著一本散發著淡淡油墨香的書,伴著書中故事的跌宕起伏抵達內心深處的共鳴。
在文學類著作中,他走進人物的生活,感受流淌在他們身上的喜怒哀樂,通過分析不同角色的性格色彩、道德品質,他懂得了善與惡沒有絕對的分界線,要保持理性,辯證的看透本質,從而尋得真相與公正;同時也要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對身邊的人和事溫柔以待,盡自己的力量讓世間多一份善與溫暖。在歷史類著作中,他對中國近代史尤為感興趣。他感慨于時代變遷,感動于奮斗的青春故事,更深感肩負責任的重大,從小立志要不斷學習,為實現遠大目標而努力奮斗。在科學類著作中,他體驗和感悟著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在探究與實踐中不斷砥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更明確了“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信念。在社科類著作中,他受到了感恩教育,懂得了禮儀修養,塑造了較強的責任感和同理心,是長輩們眼中點頭稱贊的“小暖男”。在藝術類著作中,他欣賞與了解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開闊了眼界、提升了審美能力。他還了解到了中國源遠流長的皮影藝術,獨具特色的遼劇,遠近聞名的遼寧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深感對其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性。
讀書引導著他學習習慣的養成。無論學科范疇,還是藝術領域,都能看到他不斷進取的身影。在學校,他學習認真、成績優異,能夠事事以身作則,上課認真聽講,獨立思考,學習成績穩定而優異。身為班級學習委員,他也能夠以身作則,團結同學,引導班級積極學習的良好氛圍。在自己努力學習的同時,他熱心幫助同學們解答問題,并樂于在班級管理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熱愛寫作,自小學起,多次在省市及國家報刊雜志上發表習作,代表習作有:國家期刊《大眾科學》發表《寫給醫務戰斗者的一封信》獲教育類論文一等獎,《學習與科普》發表《成長》獲雜志論文比賽一等獎,《學生之友》雜志發表《熟悉的陌生人》,中國未來網發表《安全意識從小培養》、《美麗的濠河》、《忠孝文化園游記》,江海紅領巾發表《他們》,《江海晚報》發表《難忘的第一次》、《美麗的桃花潭》、《有趣的牧民轉場》、《天下第一路》、《帶來溫暖 帶來平安》、《藏在生命里的精彩》等。他也常常在課間閑暇時和同學們分享書中所見所聞,是同學們心中的“百曉生”。在藝術上,他擅長小提琴、竹笛、繪畫等,不僅注重提升專業技能,還積極參加相關活動和比賽,取得了較佳的成績——通過了中國音樂學院竹笛十級,現在正在準備中國音樂學院小提琴五級,在機器人、繪畫等方面也多次獲獎。
讀書引領著他性格品質的塑造。他關注時事新聞,關心國家大事,在抗疫期間主動向武漢地區捐款,并自發繪制了手抄報,撰寫了抗疫文章,向周圍的人傳遞抗疫知識,宣傳社會正能量。他還熱衷于參加社會志愿者活動,關愛殘疾人、孤寡老人。小區里經常可以看到他將家里不用的紙盒、飲料瓶整理捆扎好送給鄰居老人家,舉手投足間彬彬有禮,穩重細心。
“當我們的想象與思辨和作者同步,我們不是在閱讀印在紙上的文字,而是在隨著文字的涓流漂游,每個起伏和前進,我們都能深深感觸作者的思想脈動和靈感?!弊x書的內容在書頁之重,運用的智慧在于書本之外。透過閱讀,這位愛笑的男孩徜徉著、思索著、成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