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7-11
16:29
來源
為更好發揮道德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放大身邊好人的群體效應,在全社會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構筑道德風尚建設高地,市文明辦每季度在全市范圍開展“南通好人”推薦評議活動。經基層推薦、部門把關、評審組投票和綜合評議等程序,擬推薦徐志成、王慶華等10人為2022年二季度“南通好人”,現予公示。公示時間:7月11日至7月14日。公示期間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干部群眾評議監督,如有意見,請于7月14日下午6點前實名向南通市文明辦反映。聯系電話:85098592;郵箱:ntwmb@126.com。
南通市文明辦
2022年7月11日
徐志成:點燃1900余名貧困學生“上學夢”的好老師
徐志成,1977年11月出生,南通市實驗小學教師。工作中他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嚴守師德規范,是領導、同事、家長和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生活中他熱心公益、助人為樂,堅持資助貧困地區兒童上學。他牽頭成立公益組織“南通小小愛心社”,2008年1月至今,13年來帶領社會各界人士1100余人,累計資助貧困學生1900余名,累計資助生活費超過1000萬元。他積極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綿薄之力感染著他人,用凡人善舉詮釋了什么叫“大愛”,為助學公益事業貢獻了寶貴的力量。2022年6月1日,徐志成積勞成疾,倒在了他所熱愛的教育工作崗位上,享年45歲。
王慶華:義無反顧跳江救人的交通輔警
王慶華,男,1978年11月生,南通市海門區公安局交警大隊車管所輔警。2022年3月6日,民警潘敏和輔警王慶華在海門臨永汽渡增援疫情防控執勤中,突遇一女子因感情問題跳江輕生。時值江水上漲,女子不一會兒就被水波向遠處推去,王慶華來不及脫下警服警帽,第一時間跳入江中營救,奮力把女孩拖到淺水區。女孩的掙扎和寒冷刺骨的江水都讓王慶華的體力極速消耗,聞訊趕來的汽渡工作人員攜帶救生圈下水幫忙救援,輕生女子最終被成功救上岸。該救人事跡先后被中央電視臺、江蘇電視臺及人民網、光明網、《人民公安報》、《江蘇法治報》等全國20余家主流媒體爭相報道。
王海青:不斷創新推廣技術的致富帶頭人
王海青,男,1975年生,如東海青糧食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1998年,王海青退伍后帶領100名農機手實施跨區作業,通過基地現場培訓、上門指導、草根課堂等形式帶動一大批青年投入到農業當中。在實施農機跨區作業服務的同時,于2013年流轉托管土地創辦海青糧食種植家庭農場,投資建立糧食深加工機械、烘干、保鮮等配套設施,實行糧食種植、農機作業、糧食加工、線上線下銷售的一體化農業產銷模式,購置大型自動駕駛等先進現代農業機械進行示范推廣,為南通加快引進智能農機帶了個好頭,2020年主動與江蘇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水稻專家對接進行安全無公害綠色稻米種植,在種植技術上勇于創新與革命,積極與高等院校對接合作,其中“水稻機插緩混一次施肥技術”種植的田地被列為“2020年十大引領性技術示范方”,并向全國范圍推廣該項技術。同時,他向接對幫扶的126戶貧困戶和臨近農戶推廣水稻安全無公害的綠色種植技術,使316人脫貧,500多農戶種植糧食增加收入。連續三年成為南通市老區扶貧協會的扶貧企業,先后榮獲20多次國家省市縣獎項。
龔育:慈善助學,她是擔當有為的“點燈人”
龔育、女,2015年加入南通市夢田公益連心社、累計志愿服務時間已超過900小時。主要服務項目“大涼山圓夢計劃”:幫瓦一拖村的孩子們修了校舍,添置了運動器材,買了新課桌椅,送去了愛心棉衣……為村里和學校接引山泉水、幫瓦吾社小籌款修建愛心橋......
在眾多愛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夢田忠愛瓦一托希望小學、 夢田阿莫村小開始投入使用。
2018年5月,龔育和幾位志愿者代表組織來到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區,結對虎關中學的優秀貧困學子。2021年5月,龔育和幾位志愿者代表組織來到貴州畢節,結對法樂小學的優秀貧困學子。
疫情防控期間,龔育一邊堅守社區防疫第一線,一邊和夢田公益的的小伙伴們發起眾籌,共募集善款14萬余元,購買防疫物資助力湖北武漢,一起為抗疫加油!2021年夢田公益再次為河南賑災,捐獻物資2萬余元。
肖國芳:悉心照顧因公犧牲民警母親15年的侄媳婦
肖國芳,女,1967年3月生,如皋市江安鎮徐柴村19組居民。2005年6月,宗秀芳的兒子,原如皋市公安局石莊刑偵中隊偵察員王扣齊在全國打擊“兩搶一盜”專項斗爭中不幸因公犧牲,第二年老伴因罹患疾病且悲傷過度又撒手人寰。宗秀芳一人獨守家門,侄媳婦肖國芳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按髬?,她們都要上班,以后我來照顧你,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不會讓你餓著”,肖國芳這樣承諾。平時,肖國芳三兩天就要燒些可口的飯菜送過去。每過一段時間就來為宗秀芳換洗被褥、洗頭洗澡。2021年,宗秀芳不小心摔傷了腿,肖國芳連忙和丈夫將宗秀芳送到骨科醫院治療,在醫院做完處理后,肖國芳將宗秀芳接回家里,每天悉心照顧?!爸断眿D也是媳婦啊,我照顧她是天經地義的,我一定要照顧到伯母‘百歲’那一天?!?/p>
秦英:誠信經營二十載 拾金不昧暖人心
秦英,女,1960年1月生,群眾,從事廢品回收工作。她是明珠新村社區熱心居民,做廢品回收生意二十多年。這些年生活雖然艱苦,但是“誠信做人,踏實做事”一直是她堅持的原則。曾經在廢品回收時,她前前后后撿到過現金共計33萬,在當時來看,這絕對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她毫不猶豫地將現金上交到了公安局,通過警察的幫助,最終找到失主。每一次,她都選擇拾金不昧,物歸原主。工作之余,她還熱心公益,參加疫情防控、防疫宣傳、鄰里互助等社區志愿活動,用秉德無私詮釋了對社會的一片赤誠之心。
趙紅生:犧牲在抗疫一線的駐村保安
趙紅生,男,1973年12月11日出生,海門區公安局悅來派出所輔警。連續在抗疫一線奮戰21天后,突發疾病,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年僅48歲。殉職當天上午,還在微信群里和村里討論疫情防疫工作。為了不耽誤工作,選擇24小時駐守底樓前臺,睡不到一個完整的覺,隨時一個電話鈴響,便要協調忙碌一陣子。他沒有轟轟烈烈的語言,只有實實在在的行動,趙紅生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是這場戰疫當之無愧的英雄,同事和轄區群眾不會忘記,他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生。人民網、江蘇法治、江南時報等省內外多家媒體對趙紅生殉職一事進行了報道。
儲祥山:七旬退休醫生偶遇險情見義勇為
2022年1月11日下午,儲祥山在田地里干農活時,發現在田邊污水管網管道內施工的三名工作人員長時間沒有出來,他前去查看后發現三人被困管道內,呼吸困難、奄奄一息。在這危急關頭,儲祥山第一時間召集村民進行施救,經過20分鐘的努力,眾人成功將三人從管道內救出。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儲祥山不敢有絲毫松懈,他發揮專業所長,輪流給三人進行心肺復蘇,為后續治療爭取了有利條件。經治療,三人均轉危為安。
季棟強:樂于助人的青年志愿者
季棟強,2016年創辦了通州區夢之翼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服務隊以弘揚雷鋒精神、創建美好家園為服務宗旨,圍繞關愛老人、秸稈禁燒宣傳、疫情防控執勤和宣傳、創文志愿宣傳等活動。本人始終堅持加強對志愿者教育引導,培養了一批熱心公益、敢于奉獻的優秀青年代表,大力弘揚了具有東社特色的忠孝文化。截止目前,培養出熱心公益、敢于奉獻的優秀青年近百名,牽頭組織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百余場,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時數10158小時。
許杰:11年替父還債198萬元,誠信兒子擦亮人生底色
許杰,男,漢族,41歲,現任南通大富源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從替父還債到企業轉型升級,靠著“誠信”,他把瀕臨破產的小作坊做成年營收超千萬的企業,用誠信擦亮人生底色。
誠信做人,11年還清198萬元債務。許杰的父親許兆富因經營不善欠了二百多萬元債務,不久后因病去世了。許杰下決心,一定要為父親歸還那些沒有歸還的債務。他先是找到那些債權人,將父親所寫的欠條全部更換為自己寫的欠條,這樣的欠條,許杰一共收了100多張。許杰說,當時每天都想著還錢,只要有一點錢,就一萬、二萬的還。朋友調侃他,人家是“富二代”,你是“負二代”。
誠信經營,成功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想要還債就要讓企業盡快恢復生產。許杰始終本著“誠信至上”的原則,贏得了客戶的信賴,哪怕虧本,也不失信于客戶。一次因師傅的失誤,產品有些誤差,但不影響使用。工人本已打包準備送貨,許杰堅持要求重新加工,嚴格按照客戶訂單要求生產產品。漸漸的,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往他這邊下訂單,父親留給他經營不下去的小作坊被他慢慢“救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