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9-16
16:27
來源
南通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文件
通文明委〔2022〕7號 簽發人:沈雷
市文明委印發《關于組織開展“治理高額彩禮 減輕人情負擔 推進移風易俗”行動
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文明委:
市委宣傳部、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團市委、市婦聯《關于組織開展“治理高額彩禮 減輕人情負擔 推進移風易俗”行動的實施方案》,已經市文明委領導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各地要高度重視“治理高額彩禮 減輕人情負擔 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作為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采取務實舉措加以大力推進。各縣(市、區)黨委政府要認真落實主體責任,結合實際,及時制定實施行動方案,組織動員廣大干部群眾積極響應、切實踐行,力爭2022年底前取得明顯進展成效。各縣(市、區)文明委2022年9月初和12月底前要分別向市文明委報送一次治理行動進展成效。
南通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2022年6月24日
關于組織開展“治理高額彩禮 減輕人情負擔 推進移風易俗”行動的實施方案
市委宣傳部 市委組織部 市民政局
市農業農村局 團市委 市婦聯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中央、省委有關工作部署要求,市委宣傳部、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團市委、市婦聯決定在全市組織開展“治理高額彩禮 減輕人情負擔 推進移風易俗”行動。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治理農村高額彩禮,明顯減輕農民人情支出負擔,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倡導形成正確的婚姻家庭價值取向,促進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二、總體目標
各地“治理高額彩禮 減輕人情負擔 推進移風易俗”行動要在2022年底前取得明顯進展成效,高額彩禮、人情攀比、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得到有力遏制;到2024年底,要進一步形成治理高額彩禮、減輕人情負擔的長效機制,婚嫁領域移風易俗成為農村群眾行動自覺,群眾滿意度達到90%以上。
三、主要舉措
(一)堅持黨的領導,注重示范引領
一是融入黨建創新項目。堅持問題導向,將高額彩禮、人情攀比、大操大辦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納入到書記領辦基層黨建項目,按照以點帶線、連線成片的創建模式,依托“書記項目”示范點的建設,打造基層治理樣板。完善網格要素,依托基層黨建網格與社會治理網格的融合,將推進移風易俗作為重點內容,在“宅上黨小組”等創新品牌中探索人情負擔聯治、為民服務聯辦、鄉風文明聯育等舉措,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常態長效。
二是突出黨員干部帶頭。依據有關黨內法規要求,建立完善黨員干部操辦婚嫁事宜報備制度,對黨員干部婚事新辦、抵制天價彩禮、減輕人情負擔等作出相關規定,組織全市黨員干部簽訂《帶頭抵制“人情風”弘揚時代新風的承諾書》,發揮好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切實破除群眾對鄙俗陋習想變又不愿出頭、盼改又不敢主動的心理。加強組織監督和群眾監督,將帶頭倡導移風易俗工作納入黨員干部民主評議,對違反相關規定的黨員干部進行相應處理,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
三是深化試點建設引領。充分發揮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引領作用,以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為抓手,全面推廣以暢通民情、代理民事、懇談民議、幫扶民困為主要內容的“四民工作法”,完善鄉村治理結構,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化鄉村振興示范村、鄉風文明先進村培育工作,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文明鄉風品牌,破除陳規陋習,融洽睦鄰關系,建設善治鄉村。
(二)堅持為民導向,激發主體活力
一是強化價值認同。各級各類新聞媒體廣泛弘揚“風雨同舟、相濡以沫、責任擔當、互敬互愛”的婚姻理念,大力宣傳倡導低彩禮、零彩禮等婚事新辦事跡和經驗做法,引導青年人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家庭觀。充分利用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政務場所、村文化墻以及微信、微博、抖音、快手新媒體等直接面向農民群眾的宣傳陣地,用群眾身邊的移風易俗事例教育引導身邊人。把弘揚正確婚戀觀、家庭觀、人情觀作為文化下鄉活動重要內容,以群眾喜聞樂見、具有地方特色的形式,培育熏陶農民群眾道德情操。把抵制高額彩禮、減輕人情負擔納入主題團課、青年干部培訓和家風建設中,依托各類線上陣地平臺,加強青年正確婚戀觀教育,讓愛情回歸本心,讓人情回歸本質。
二是推進群眾自治。縣鄉兩級黨委政府積極推廣運用“積分制”“清單制”“農村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整治”三個“一張圖”典型方式,指導各村(社區)制定或修訂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充實抵制高額彩禮、減輕人情負擔、婚事新辦、孝親敬老等移風易俗內容,并納入各級“有事好商量”協商議題,推動成果轉化。在村黨組織統一領導下,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引導和鼓勵村民委員會依據村規民約出臺結婚彩禮和人情往來最高限額等具體約束性措施,綜合運用教育、規勸、獎懲等方式,對高額彩禮、婚嫁大操大辦、人情負擔過重等進行治理,破除“禮金越高、面子越大”的攀比心理。發揮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組織作用和農村黨員干部、“五老”人員、社會熱心人士作用,廣泛開展議事協商和專題道德講堂,積極組織開展婚嫁服務、鄰里互助等活動。
三是營造實踐氛圍。各地民政部門要會同司法、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定期組織交流座談、征集評選,編印《優秀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案例匯編》,以動漫、微視頻等形式廣泛開展優秀村規民約宣傳推介活動。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要充分發揮理論志愿者的積極作用,組織百姓名嘴、理論宣講專家深入實踐所站、田間地頭,以快板、說唱、花鼓、山歌、木偶劇等群眾易于接受理解的形式,宣傳宣講移風易俗理念。要切實發揮各級時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邊好人以及文明村鎮、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培育、選樹、宣傳一批婚事新辦、孝親敬老典型,營造弘揚婚育新風、人情新風的實踐氛圍。
(三)堅持依法治理,強化制度保障
一是強化法律約束。各地各部門要將法治作為鄉村治理的根本,全面貫徹落實《南通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推進移風易俗,摒棄陳規陋習,倡導文明新風。各地要在持續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同時,充分發揮法律志愿者作用,開展系列婚姻法律、法規宣傳活動,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規范婚姻行為、明確婚姻自由、促進婚姻平等,推動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建設。各地要進一步規范婚介婚慶市場管理,組建婚介、婚慶機構管理協會,開展職業婚介婚慶從業人員等級備案,加強職業培訓,簽訂從業承諾書,注重加強對農村婚介機構和農村“紅娘”的管理。基層執法部門要對利用婚嫁斂財等違法行為進行重點整治。
二是善用輿論監督。各地要充分發揮道德評議會的評議作用,常態化開展“好兒女”“好婆媳”“好夫妻”等評選活動,選樹群眾身邊可學可敬可親的典型,以群眾引領群眾助推鄉風文明;聚焦群眾身邊婚嫁陋習、天價彩禮、借機斂財等不良社會風氣,組織新鄉賢、身邊好人以及普通市民定期進行評議,并開展入戶走訪進行教育勸導,以群眾教育群眾助推鄉風文明。各地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監督作用,開展“文明南通 幸福你我”活動,以短視頻曝光、案例分析、點贊好風尚、市民點評等方式,廣覆蓋、大力度的宣傳移風易俗,提高群眾參與度、提升社會文明風尚。
三是完善激勵機制。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深化拓展工作,將“文明新風積分榜”“鄉村道德銀行”等獎勵模式作為規定動作進行推廣。各地要按照“市級引導、縣區統籌、鎮村運用”的機制安排,以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弘揚傳播文明風尚為主要內容,確定積分項目,實行動態加減分管理;要突出“有獎有罰、獎罰分明,以獎為主、以罰為戒”的管理內核,確定積分兌換細則,定期進行文明新風展示、積分有獎兌換,在懲戒上探索試行文明家庭與落后家庭結對,充分發揮道德力量積極作用,引導群眾有序參與鄉村治理。
(四)堅持因地制宜,加強婚俗改革
一是搭建婚介服務平臺。發揮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常態化開展“情暖江海 愛在通城”青年婚戀交友活動,打造推廣“親春跡”“幸福通”等青年婚戀教育、婚戀交友、婚姻服務平臺,構建“縣(市、區)橫向聯動 企事業縱向推進”工作格局。充分發揮基層組織作用,鼓勵婦聯主席、婦聯執委、巾幗“雙員”、“姐妹微家”負責人成為正確婚戀觀的宣傳員、引導員,招募關心單身青年幸福、熱心紅娘事業的公益紅娘志愿者,組織成立公益紅娘服務團,為單身青年提供婚戀交友服務;動員廣大婦女姐妹成為正確婚戀觀的宣傳員、引導員,宣傳引導抵制高額彩禮、奢華婚禮。
二是倡導文明婚俗新風。加強婚姻登記場所文化建設,在婚姻登記大廳設置婚俗文化墻、婚俗文化廊,宣傳優秀傳統婚俗文化蘊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強化道德教化的作用。推動結婚頒證服務創新,探索將頒證儀式納入結婚登記流程,設計文化內涵豐富的頒證詞,探索建立全國道德模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知名人士等頒證制度。倡導和推廣體現優秀中華文化的傳統婚禮,組織舉辦集體婚禮、紀念婚禮、慈善婚禮等特色突出、文明節儉的現代婚禮,對有濃厚地方傳統文化特色的婚俗禮儀采取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措施加以保護。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依托村級綜合服務設施等場所,為村民舉辦婚嫁宴席提供炊灶餐具、文化活動、司儀服務等,約定辦事規模、人情標準,在便民利民中倡樹文明新風。
三是持續傳承良好家風。將移風易俗作為家風家教家訓工作的重點內容,深入挖掘弘揚以張謇家風家教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開展“同聲頌黨恩 文明潤萬家”主題活動,組織家風家訓和家庭美德故事有獎征集、家庭美德故事演講大賽、“名家書家訓 美德傳萬代”家訓展示、《文明潤萬家》家庭美德故事匯編;常態化開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尋訪活動,聚焦移風易俗拍攝家庭倫理系列專題片集,啟迪和引導更多家庭弘揚文明新風尚。
四、工作要求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統籌推進落實。各縣(市、區)要把“治理高額彩禮 減輕人情負擔 推進移風易俗”行動擺上重要位置,納入基層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精神文明建設一體推進。各縣(市、區)黨委政府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以全縣(市、區)域為單位推進治理行動,深入研究當地婚嫁陋習、高額彩禮、人情負擔過重等問題的形成原因,制定實施治理行動方案,建立管用有效的工作機制,推動農村婚嫁風氣明顯好轉。
二是壓實工作責任,形成工作合力。各級組織、宣傳、民政、農業農村、共青團、婦聯等部門要主動擔當作為,發揮各自優勢,加強條線部署,強化協同聯動,相互支持配合,共同推動治理行動深入開展。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要認真落實工作責任,充分發揮政治功能和組織優勢,把推動革除婚嫁陋習、抵制高額彩禮、減輕人情負擔等問題列為重要工作內容,深入教育宣傳和發動群眾,扎實做好落實落地工作。
三是健全監督機制,提升治理質效。要圍繞治理高額彩禮、減輕人情負擔、推進移風易俗,形成一套目標清晰明確、運行有章可循、監督評價科學合理的治理范式,通過編印工作指引、問答手冊、業務培訓、研討交流等形式加強工作指導。組織開展治理行動的進展情況、群眾評價、實際成效等將作為對各縣(市、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督查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創建評選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