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0-27
14:10
來源
南通發布
10月26日,南通市深化移風易俗工作現場會在如皋召開。市委副書記、宣傳部部長沈雷出席會議并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以轉變思想觀念為著力點,以倡樹文明新風為落腳點,持之以恒深化移風易俗,不斷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第一階段
實地考察觀摩
如城街道城東社區新風樓
城東社區位于如城街道東南部,轄區總面積233公頃,共有24個居民小組、12個居民小區,戶籍人口6295人,常住人口12358人,其中搬遷居民達98%。村民大量集居后,辦理紅白事只能在小區樓下搭棚子,既影響通行、產生垃圾,還容易擾民,成為社區治理的難點和痛點。社區“兩委”召開居民代表議事會,推選產生紅白理事會,投資40余萬元打造4處新風樓,配套完善桌椅、餐具等必要設施,供居民使用;分別設置紅事、白事辦理點,打消群眾顧慮;通過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章程,明確莊鄰禮金不超過200元、親屬禮金不超過300元,有事“樓里辦”,紅白理事會成員全程跟蹤、服務,詳細記錄桌數、標準、禮金,小事不辦、喪事簡辦、喜事新辦,逐漸成為社區居民的共識。
如城街道城東社區打造新風樓4處,分開設置紅事、白事辦理點,并推選產生紅白理事會,全程為辦事群眾提供服務,贏得了群眾認可。
如城街道光華村邱岱茶館
邱岱茶館位于如城街道光華村,占地面積約258㎡,2020年由一座“土廟”改造而成,輻射周邊7個村民小組、近300戶農戶,提供日用品采購、文化休閑、村民議事等系列便民服務。茶館設置“說書點”“議事角”“學習點”等區域,開設“邱岱志愿服務點”“邱岱學堂”“邱岱代銷點”等功能,結合傳統節日、重大節慶、寒暑假期、每周周末等時點,常態開展“大媽說”、未成年人、文體休閑等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并依托網格化管理,以村民小組為單位組建議事會,明確“1+2+X”議事分級,規范五步議事流程,引導村民群眾圍繞移風易俗、文明創建、誠信建設、美麗庭院、基礎設施建設、村規民約等,“邱事論事”“文明積分”,潛移默化培育“尚德守法、共鑄誠信”的文明新風尚,成為建在村民家門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如城街道光華村把“土廟”改建成邱岱百姓茶館,打造“邱事論事”議事品牌,開展“大媽說”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評議、公示“文明積分”,引導村民參與基層治理。
搬經鎮搬東社區易俗堂
搬東社區共有20個居民小組、868戶、3195人,轄區總面積4485畝,其中耕地面積2635畝。近年來,搬東社區搶抓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契機,先后投入400多萬元,建設了社區鄰里中心、文旅中心、文體廣場,配套設置活動室、易俗堂、大舞臺、農家書屋、道德講堂等陣地,為常態化組織開展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提供了基本保障。建筑面積近400平米的易俗堂,于2021年底建成,內部設施齊全、服務功能完備,可同時容納15桌人用餐,成為社區居民辦理紅白事的主要服務場所。今年投入使用以來,已先后承接轄區居民紅白事4次,深受群眾好評。下一階段,社區將立足以服務促管理,按照居民代表大會討論制定的紅白理事會章程及相關工作制度,切實將易俗堂等陣地用好用足,以規范管理推動民風好轉、涵育文明鄉風。
搬經鎮搬東社區在修訂完善村規民約、紅白事辦理章程,做好紅白事簡辦的基礎上,融入群眾性文體表演、各類新風典型評比表彰等文明實踐活動,進一步提升易俗堂吸引力和相關章程的約束力。
第二階段
集中開會
與會人員在如皋市行政中心二樓報告廳集中開會
如皋市委書記何益軍致辭
何書記:近年來,我市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著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取得了積極成效,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等文明理念日漸成為全體如皋市民的共識,移風易俗相關做法被全省推介,也先后多次被中央電視臺、學習強國等宣傳報道。我市將以本次會議為契機,堅持綜合施策、協同推進、系統治理,書寫如皋移風易俗工作新篇章,積極探索移風易俗改革新路徑,努力為南通移風易俗工作創造更多管用的新方法、新機制。
如皋市、啟東市、南通市民政局、
南通市農業農村局交流前期工作情況
如皋市委副書記、市文明委主任丁興華:如皋市秉承“為民便民、疏堵結合、常態長效”理念,堅持以小切口做好大文章、小陣地搭好大舞臺、小活動推動大實踐,充分發揮“關鍵少數”、先進文化、實踐活動示范帶動作用,做實紅白理事會、村(社區)易俗堂、鎮村公益性公墓三件配套,健全市鎮村三級聯動、問題發現處理閉環、考核獎懲三項機制,打好破除陳規陋習組合拳,疏堵結合、破立并舉,推動移風易真“移”真“易”。
啟東市文明委常務副主任、市委副書記龔心明:啟東市把深入推進移風易俗作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強化宣傳引導、突出典型示范、凝聚工作合力,全力倡導和培育文明健康新風尚,在全社會營造風清氣正、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圍。
南通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陶建華:南通市民政局把村規民約建設、推進殯葬和婚俗改革、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作為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內容,多措并舉,扎實推進,廣大群眾的喪葬和婚俗觀念明顯轉變。
南通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張軍:南通市農業農村局立足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主題主線,突出推進鄉村振興的主業主責,主動出擊擔當作為,以鄉村治理能力建設為主攻方向,會同有關部門扎實推進黨建引領、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等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探索具有南通特色的鄉村善治之路,全市鄉村治理水平和鄉風文明程度日益提高。
南通市委副書記、宣傳部部長、市文明委主任沈雷強調:
移風易俗是鄉村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事關黨風政風民風,南通各地、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轉變思想觀念為著力點,以倡樹文明新風為落腳點,不斷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要標本兼治、疏堵結合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宣傳引導,創新載體平臺,促進常態長效,確保不良風氣得到明顯遏制,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明確責任分工,注重方式方法,嚴格督導考核,確保移風易俗工作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