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市城管局舉辦了為期一天的公眾開放日活動,市民巡訪團副團長杜國元帶領近20名巡訪團員積極參與并建言獻策。
當天上午,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巡訪團員和新聞界人士分別參觀了金融中心揚塵治理規范管理工地、桐墅灣垃圾分類示范小區、紅星路智能立體停車樓、虹橋路光明支路公廁和精細化保潔設備展示,大家對金融中心建設項目建筑工地施工現場全面落實揚塵治理“六個百分百”印象深刻:施工工地周邊100%圍擋;物料堆放100%覆蓋;出入車輛100%沖洗;施工現場地面100%硬化;土方開挖100%濕法作業;渣土車輛100%密閉運輸。在桐墅灣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大家了解到,桐墅灣于2021年11月10日開始實行“三定一督”垃圾分類工作,截至目前,小區垃圾分類知曉率95%,參與率80%,垃圾減量化達到29.18%。位于紅星路紫瑯醫院東側的紅星路智能立體停車樓項目,為目前市區最大的全智能化停車樓,泊位365個,停車樓一樓規劃設置新能源汽車充電車位37個。虹橋路光明支路公廁安排專人負責日常保潔和管理,推行標準化管理,確保做到隨臟隨清,特意設置了多功能間,作為城市驛站和便民服務點使用。在精細化保潔設備展示中,共演示了8輛保潔車日常作業情況。充分發揮組合作業優勢,采用“沖洗車+洗掃車+霧炮車+人工保潔”組合作業模式,推行道路深度保潔和降塵抑塵措施。
當天下午,市城管局領導與市民巡訪團員開展了深入交流。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國江通報了全市城管系統的亮點工作:以“實體化運行”為平臺,深化完善“大城管”工作格局。一是實現管委(辦)實體化運行。二是強勢推進數字化城管建設。三是有效構建城市管理動員體系。以“一竿子插到底”為導向,強化基層行業監督管理。一是夯實基礎,構建雙重領導體系,明確隊伍管理責任。二是強化督察隊伍建設,提升督察工作水平。三是完善執法工作規范,落實常態化督察。以“打造美麗宜居城市”為目標,扎實開展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一是凈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面貌“利”民。持續開展各類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加強市容環衛規范管理,全面推進城市環衛保潔力度。強化餐飲油煙治理,聚焦建筑行業垃圾監管。我市PM2.5濃度和月度平均降塵量穩居全省第一。二是推行垃圾分類,提升文明素質“助”民。市本級垃圾分類智慧監管平臺建設項目被省住建廳評為省級垃圾分類和治理創新重點項目。三是整合公共資源,破解停車難題“便”民。加強立法配套設施,堅持擴量與提質并重,加快智慧系統建設及優化。以“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為契機,不斷改進管理服務理念和執法行為。開展評比選出8家最美店招活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宜居宜業魅力彰顯。以“作風建設提升年活動”為抓手,著力提升城管隊伍新形象。推進基層執法規范化建設,組建專職城管督察隊伍,有效提升隊伍素養、執法能力,涌現出以“跪地救人小伙”張黃城為代表的一批先進典型,隊伍素養穩步提升。強化問題整治,答好為民考卷。受理人大政協建議提案共64件,全部辦理結束,滿意率、基本滿意率100%。辦理市長信箱、“12345”政府服務熱線、網上舉報、群眾來信等各類信訪件264件,接待群眾來訪104次,群眾滿意度逐年提升。
市民巡訪團九組組長何志斌認為,市城管局的“繡花功夫”,助力南通們面,不斷刷新顏值氣質。智慧賦能,提升便民指數,成績斐然,可圈可點;環境整治,扮靚城市風景,好事做實,可敬可佩;控煙抑塵,守護藍天白云,成績卓著,可喜可贊;傾情服務,提升執法溫度,交優答卷,可臧可揚。市民巡訪團副團長杜國元表示,市民巡訪團自成立以來,一直關注市城管局的工作,城管工作貼近民生,面廣量大,城管系統干部職工始終任勞任怨,以寬廣的胸懷一絲不茍地做好城管工作。市民巡訪團員熊建平、楊鋼、王燕子、張健美、李育林、保明和錢咸華等同志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在高度評價全市城管工作的同時,對加大宣傳垃圾分類力度、解決小區停車難和提高建設道路科學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在當天的活動中,市城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張華宣讀了關于首屆南通市區最美店招的表彰決定。市城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國江,市城管局二級調研員孫云,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郭永進參加了公眾開放日活動。
(戴衛民 楊鋼文 錢咸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