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1-09
10:23
來源
南通文明網
為更好發揮道德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放大身邊好人的群體效應,在全社會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構筑道德風尚建設高地,市文明辦每季度在全市范圍開展“南通好人”推薦評議活動。經基層推薦、部門把關、評審組投票和綜合評議等程序,擬推薦高山等11人為2022年四季度“南通好人”,現予公示。公示時間:2023年1月9日至1月13日。公示期間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干部群眾評議監督,如有意見,請于2023年1月13日下午6點前實名向南通市文明辦反映。聯系電話:85098592;郵箱:ntwmb@126.com。
南通市文明辦
2023年1月9日
音情傳千里 故事育童心
——助人為樂高山、湯皓瀾夫婦事跡簡介
高山,男,1986年5月出生,現任如東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湯皓瀾,女,1987年11月出生,現任如東縣稅務局馬塘稅務分局綜合管理組組長。2016年,高山和湯皓瀾夫婦二人利用業余時間開通了公益講故事欄目“兜兜爸講故事”,六年來,他們通過網絡音頻分享平臺播講了1800多個兒童故事和200多首經典古詩詞,全網總播放量超過6500萬次,收獲粉絲30余萬名。隨著時間的推移,節目越辦越好,他們也從“線上”走向“線下”,到圖書館、繪本館為孩子們講讀故事,開設公益家長課堂,為家長們分享親子共讀的方法。他們還積極傳播抗疫知識,向全國小聽眾宣講黨史故事,傳播傳統文化,開設國學小課堂……。“兜兜爸講故事”的形式在不斷變化、不斷創新,但始終不變的是夫妻二人對少年兒童的關愛初心。他們用故事相守陪伴、傳遞溫暖,用瑯瑯書聲富足了一批留守兒童的精神家園,用愛心與堅守傳播了網絡“正能量”,給越來越多的孩子帶去了精神慰藉、知識滋養和情感熏陶。
飛身撲救墜樓女孩 舍己為人心懷大善
——見義勇為張祥事跡簡介
張祥,男,1972年2月出生,黑龍江人,現在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安家就業。2022年12月12日上午,張祥路過南通開發區小海街道郵政儲蓄銀行門口,一抬頭,卻看見了驚險的一幕:一個女孩坐在三樓陽臺上,雙腿懸空掛在墻外。還沒等他弄清楚狀況,突然,更驚險的一幕發生了,女孩毫無預兆地松開了撐在陽臺上的手臂,身體向前傾倒,一躍從三樓跳下。緊急關頭,張祥大跨步沖上前,想救人,但眼看晚了,女孩已經快墜落到地面了!幾乎是下意識地,張祥猛地俯身、低頭,用自己的身體當墊子為女孩作緩沖!女孩的半邊身體撞在張祥的肩膀上,在緩沖了一下之后摔落在地上。雖然被撞到的地方傳來疼痛感,但張祥已經顧不上了,他立馬起身查看女孩的情況,等救護車到達現場將女孩接去醫院,他才默默地離開了現場。事后,當街道和社區的工作人員上門對他的見義勇為行為表示贊揚時,他說:“當時,我真的沒有想那么多,在那種情況下,我本能想要保護孩子的安全。”
46載守護殘疾小叔子的好嫂子
——孝老愛親堵秀芳事跡簡介
堵秀芳,女,1941年11月生,曲塘鎮顧莊村村民。1976年,堵秀芳丈夫同母異父的弟弟丁大伯因患麻風病右腿被截肢,雙目近乎失明,生活無法自理。得知丁大伯孤身一人無人照應,堵秀芳與丈夫商量,共同承擔起照顧他的重任,在幫忙料理家務的同時進行勸解開導,讓丁大伯重燃生活信心。2016年,堵秀芳的丈夫去世,已是耄耋老人的她對丁大伯的照料卻絲毫沒有打折扣。46年風雨同舟,堵秀芳早已將丁大伯視作自己的親人,她的事跡在鄉鄰中傳為美談。
聚力鄉村振興,實干創造幸福
——敬業奉獻茅賽賽事跡簡介
茅賽賽,男,1989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南通市第十六屆人大代表、啟東市第十四屆黨代表、啟東市第十七、十八屆人大代表,現任啟東市嘉禾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茅賽賽大學畢業后踏上創業之路,先后在革命老區江西省贛州市的于都縣和興國縣兩個縣城投資扶貧項目,新建1萬余畝的連棟大棚農業園區。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江西調研,視察了茅賽賽位于于都縣梓山鎮的富硒蔬菜產業園。按照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要求,茅賽賽同時在家鄉啟東積極落實當地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建設高標準智能化連棟大棚40000平方米,開始了綠色有機農產品種植事業。目前,公司已經發展為江蘇省綜合科技示范基地、南通市龍頭企業。公司廣泛吸納農村富余勞力,成立經濟合作社,吸納56戶農民成為股東,帶動他們一起做大做強做實果蔬生產和經營,幫扶數百名貧困戶脫貧致富,幾年間共發出員工薪酬3000余萬元,不僅給當地村民提供了工作崗位,更為家鄉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了青春的力量。
從鄉村木匠到建筑工程師
——敬業奉獻戴祝泉事跡簡介
戴祝泉,男,1968年1月出生,現為龍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項目PC吊裝技術員,也是“戴祝泉首席技能大師工作室”的領銜人,先后獲得“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全國優秀農民工”“江蘇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作為龍信產業化施工的第一批吊裝人員,在他的帶動下,團隊克服了一個又一個施工難題,獲得了2項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產品、5項江蘇省級工法。他還積極利用工作室平臺培養技術新人,結合技術中心、國家博士后工作站等資源,把研究與一線生產緊密結合。
七進七出、不懼火海的“平民英雄”
——見義勇為石濤事跡簡介
石濤,男,苗族,1990年2月出生,貴州江口人,現在如皋市如城街道秀水社區經營一家理發店。2022年11月6日晚上7點多,正在店里休息的石濤聞到了煙味,透過玻璃門他看到隔壁便利店濃煙彌漫,耳邊不時傳來燃燒發出的“噼啪”聲。想到隔壁店里有很多高度酒、塑料等,店主又不在,如果等火勢蔓延開來,后果不堪設想。石濤顧不及多想,立刻在自己店內拿了一塊濕毛巾捂住口鼻,直接奔向火海救火。這時候一位叫謝國靖的小學生給石濤拿來了滅火器,石濤沖進火場開始撲滅火苗,先后用完4個滅火器,反反復復7次滅火。很快消防人員趕到現場撲滅了火情,而石濤由于體力透支、呼吸不暢暈倒在地,所幸經過急救后并無大礙。石濤救火的事情在社會上形成強烈反響,成為了大家爭相學習的榜樣。
守信重諾傳遞誠信能量 雙腿殘疾跑出最美姿態
——誠實守信朱云飛事跡簡介
朱云飛,男,1966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啟東市金鑫家庭農場主。自幼患小兒麻痹癥,又因兩次意外導致雙腿重殘,只能依靠拐杖艱難行走。但他不僅沒有被生活打倒,還成功創辦了“金鑫家庭農場”。除了不懈奮斗的堅強意志外,朱云飛的成功與他守信重諾的品格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不管是土地流轉費用,還是村民的工資,創業十年朱云飛從不拖欠一分錢;因為一句承諾,朱云飛無償為十多位困難村民繳納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一交就是7年;說好帶動村民致富就不輕言放棄,從2017年至今朱云飛已累計幫助63個殘疾家庭走上致富道路。雖然雙腿殘疾,但在創業的路上朱云飛卻跑出了最美的姿態,而誠信也成了朱云飛創業路上的一抹靚麗底色。
一句承諾熱心照顧失明鄰居七年的好大姐
——誠實守信蔡大萍事跡簡介
蔡大萍,女,1969年1月生,海安市李堡鎮富莊村村民。七年前,李梅的丈夫因病去世,臨終前他將雙目失明、行動不便的妻子托付給鄰居蔡大萍,蔡大萍當即許下承諾,一定會將李梅照顧好。自此,蔡大萍時刻不忘囑托,主動擔負起照顧李梅的職責,為她買菜做飯、打掃衛生、收種莊稼、體檢看病……這些都已成為蔡大萍生活中的一部分。七年來,無論何時何處蔡大萍都會將李梅帶在身邊,兩人形影不離。她用最無私的愛感動著身邊的人,用最簡單的行動信守著當初的承諾。
用誠信鑄造“良心”大米
——誠實守信孫洪箭事跡簡介
孫洪箭,男,1968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現為通州區南通天泰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自合作社創辦以來,孫洪箭始終把誠信作為根本,嚴格把控生產流程,對原料及產品嚴格篩選把關,確保質優價廉,品種純正。為了讓普通老百姓都能吃得上優質大米,合作社的大米售價多年來始終未有明顯漲幅,其創建的“石港”“漁灣水鄉”兩個大米品牌也廣受消費者歡迎。對于在合作社幫忙的農戶,孫洪箭從不拖欠工資,土地流轉費也都按時兌付,還經常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為種田大戶供應品牌農資、提供農機服務,并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生產經營經驗傳授給別人,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合作社逐漸發展壯大成為通州300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佼佼者。2017年,南通天泰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被評為“江蘇省誠信經營優秀企業”,孫洪箭也榮獲“江蘇省誠信企業家”稱號。
以熱血守護生命,14年間獻血4.19萬毫升
——助人為樂楊建華事跡簡介
楊建華,男,1968年1月出生,崇川區天生港鎮街道龍潭村15組村民。他是一名普通工人,也是一位志愿服務的領跑者,以熱血守護生命,用愛心溫暖人間。自2008年第一次獻血至今,14年來,楊建華累計獻血110次,無償獻血總量達4.19萬毫升,相當于捐獻了9個成年人的全身血液。他經年累月奉獻愛心、助力生命延續也贏得了社會的見證,從2012年開始連續4屆8年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金獎”。因為經常獻血,楊建華也開始接觸公益活動。他加入南通市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即使工作再忙,楊建華也要堅持至少每兩周參加一次無償獻血志愿活動,每次服務4小時?,F如今,他服務時長累計達1500小時,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志愿服務五星獎”“南通市優秀志愿者”“江海志愿者”等多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