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中國好人、南通市最美退役軍人、南通市民巡訪團員王平
今年8月1日晚,在南通市紀念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暨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文藝晚會上,表彰了20名最美退役軍人。通州區退役軍人、南通市民巡訪團員王平榜上有名。
永葆軍人本色
1965年,王平出生在當時的南通縣袁灶鄉,從小就喜歡聽紅軍的故事。在他的血液里,早就浸潤了軍人的情愫。1983年,他毅然報名參軍,成為一名光榮的軍人。當兵三年,他多次受到各種表彰、獎勵。1986年,王平退役回鄉。兩年后,他服從組織安排,到縣冶煉廠當了一名鑄造工。期間,他一有空就向老師傅們學習、請教。三個月下來,從他手上出來的鑄管產品,合格率從61%提升到95%;他每個月的工資也提高到三四百元。從那時起,逢年過節,他都會給本村有困難的軍人家庭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然而,好景不長,進廠第二年,這家冶煉廠就關閉了。他又回村種起了田。在村里,他只要發現哪家缺少勞動力,農活忙不過來,就會主動伸出援手幫上一把……日子久了,他干脆通過村干部,確定了7家農戶為助耕幫扶對象,常年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
為了把握水稻病蟲害防治要領,王平經常到田間地頭觀察,向有經驗的農民和村里的植保員請教,及時掌握病蟲害發病時間,并抓住最佳時機噴灑農藥。由于天氣炎熱,加之長時間接觸農藥,王平曾兩次農藥中毒,幸虧搶救及時才轉危為安。
幼兒園門前的“抱抱爺”
通州區實驗幼兒園門前道路很窄,路口就是集貿市場,人多、車多,孩子自己過馬路不安全,家長停車下來抱孩子,又容易造成堵車。為此,交警部門特地安排了一名交警在此執勤。11年前的9月1日,幼兒園開學,原本負責的交警請了假,代班的交警又有事耽擱了。這時,王平正好路過這里,二話沒說,主動協助家長接抱孩子。此后,他每天早上七點半就來到實驗幼兒園門口,協助交警接抱孩子、維護秩序。沒想到,他這一“協助”就是2000多個早晨。不知情的人,還以為路口增加了一名值勤志愿者。有人給他估算了一下,王平每天得抱200多個孩子下車。無論是熾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季,他從來沒有遲到,更沒有缺崗,即使身體不佳時,他也會想到:我如果不去,幼兒園門口的汽車很可能會堵,孩子們下車也不安全……11年來,值班交警換了一個又一個,孩子們換了一茬又一茬,他仍在幼兒園門前堅守,家長們親切地稱他為“抱抱叔”,孩子們見面則稱他為“抱抱爺”。每當學期結束,很多幼兒園的孩子會給他送上鮮花。
為社會做公益的一顆心永不變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無論在什么崗位,無論收入多少,王平幫扶、照顧退役軍人和軍人家庭的習慣始終沒有變,為他人獻愛心、為社會做公益的一顆心始終不變。他愛心捐助的對象從二甲到金沙、金新、十總、石港、東社等地,還先后去了這些地方的敬老院看望老人。如今,已經延伸到陜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平時,他一旦發現需要救助的訊息,都會第一時間沖鋒在前。2020年初,通州區團委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要求年齡在18至40歲之間。而王平當時已經55歲了,顯然早就超齡了。無奈之下,他在微信留言欄里寫道:“困難面前黨員不上誰上?我是黨員我先上!”區團委領導看到他的留言,被感動了,破例收下了他這個“超齡”志愿者,并任命他為“抗疫志愿者青年突擊隊”興仁組組長,負責興仁高速出口檢查、防疫任務。一次,王平同志聽說虹南公寓18號樓有一對八旬老人,給社區打來求助電話,希望提供幫助。當天下午,王平就帶上慰問品來到老人家里。從此,他便經常給二老送上生活用品及蔬菜、瓜果等,成了老人家里的常客。2019年,王平加入了市民巡訪團,從此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又多了一項內容。只要一有空,他都積極參加文明創建活動,深入到社區、農貿市場和背街小巷巡訪,撰寫巡訪信息,多次被市民巡訪團團部評為優秀巡訪團員。今年8月初,京津冀連下大雨,特別是河北涿州三萬多人受災,各地積極支援。王平想,雖身不能前行,但為災區獻一份愛心就是我的職責。8月3日,他向通州區紅十字會捐了1000元,定向河北災區捐款。
1986年退伍回鄉后的30多年里,王平志愿服務28000多個小時,省吃儉用資助260多位幫扶對象,累計捐款69萬余元,先后獲得南通市優秀志愿者、南通市優秀共產黨員、江蘇省學雷鋒100優秀志愿者、中國好人等諸多榮譽。他始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著軍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講奉獻”的特質?!独卒h日記》中的一段話成了王平的真實寫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為人民服務中去!
(戴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