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3-28
11:06
來源
崇川經濟開發區
又是一年芳草綠,春風拂袖清明祭。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培育文明新風,3月28日,崇川經濟開發區學堂橋社區聯合觀陽幼兒園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清明節——“傳統課堂話民俗,匠心筑遺薪火傳”系列活動。
傳統節日我來講?!巴瑢W們,你們聽說過清明節嗎”、“聽說過”、“你們知道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嗎”、“我們家每年清明節都會去掃墓、祭祖”……在學堂橋社區傳統文化網絡直播基地,退休老干部王儒明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向幼兒園的孩子們普及清明節的由來、習俗、文化內涵等,讓孩子們在互動中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今年以來,學堂橋社區圍繞“傳統課堂話民俗”為主題,線上線下“雙管齊下”,開展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系列活動,讓傳統文化融入到居民的生活中。
春暖花開閱清明。閱讀是幼兒認識世界、理解世界、融入社會、發展自我的重要過程。為了讓轄區幼兒能夠看得懂、記得住,社區通過閱讀繪本的形式感悟傳統節日。“原來清明節吃青團的習俗是這樣來的呀”、“以前就知道清明節要祭祖,原來還有這么多有趣的小故事”。讀完《清明節》繪本,孩子們紛紛表示學到了很多知識。此次活動將全民閱讀與清明節相融合,讓轄區幼兒在寓教于樂中學習傳統節日文化,品味傳統節日韻味。
扶鷂直上話非遺。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放風箏是清明節的一項傳統活動,寓意著除病消災。南通板鷂風箏,是南通市民間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為了助力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展示非遺獨特魅力,在社區風箏長廊內,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通過展板普及+實物介紹的形式,帶領孩子們認識板鷂風箏,激發他們對我國非遺文化的興趣和熱愛,讓他們切實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引導他們做好非遺文化的“守護者”。
(周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