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3-29
14:45
來源
崇川經濟開發區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清明節是紀念先人、表達哀思的重要節日。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燒紙錢、燃放鞭炮等祭掃方式已逐漸被社會所詬病,因其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和安全隱患問題日益凸顯。推動文明祭掃活動,不僅符合現代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創新傳承。崇川經濟開發區十八灣社區聯合退役軍人志愿服務站通過宣傳組織一系列活動,既滿足群眾對傳統節日的尊重與需求,又兼顧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奏響文化與生態的“二重奏”。
“微行動”助力“大治理”
“爺爺奶奶們,最近大家是不是都開始祭祖了?你們平時都是通過什么方式進行祭祖的?其實呀,我們現在可以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費洋向在廣場上曬太陽的爺爺奶奶們解釋為什么傳統的燒紙錢、燃放鞭炮等行為對環境有害,以及如何通過采用環保材料和方法來減少這些影響,希望大家摒棄不安全不環保的祭奠方式,倡導采用絲帶、鮮花、家庭追思、網絡祭掃等文明、低碳、安全的祭掃方式緬懷親人,寄托哀思,讓文明祭祀成為一種習慣。
“微講座”推動“大安全”
十八灣社區組織轄區居民,開展“防患于未燃”消防安全講座活動。黨委副書記包雷就當前清明節祭祀,結合火災案例講解在生活中極易被忽略的火災隱患,動員大家文明祭掃,提高社區居民對文明祭祀的認識,嚴格遵守定點祭祀和有關防火規定,不違規用火,不在人群密集的主干道、公園廣場、草坪等公共場所和非定點區域焚燒祭祀用品,保持公共環境安全有序,此次講座得到了社區居民的積極響應和高度評價。
“微閱讀”促進“大文化”
活動現場,世紀新城幼兒園吳園長詳細地向小朋友們講解了清明節的由來、意義和相關傳統習俗并播放了關于清明節的動畫。小朋友們認真聆聽。動畫播完后,“小朋友們,有誰知道關于清明節的詩?”“我會我會,清明時節雨紛紛……”在即興問答互動中,大家紛紛上臺分享了與清明節有關詩句和故事,進一步感受書卷里的清明之韻。小朋友蔡欣言說:”今天我學到了清明節的習俗、文化和美食,感覺很開心?!北敬位顒右龑∨笥颜J知傳統、繼承傳統、尊重傳統、弘揚優秀傳統,營造了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
崇川經濟開發區十八灣社區將持續做好宣傳工作,通過多種活動提高公眾對文明祭祀的認識,在傳統文化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引導更多人參與到環保、文明的祭祀方式中來。
(顧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