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0-16
14:53
來源
崇川區文明辦
10月14日,南通市崇川區文明辦主辦,和平橋街道承辦的“感悟張謇精神 汲取奮進力量”道德講堂總堂活動在北濠東村社區活動室舉辦。南通博物苑劉再麗老師現場講述了以“安貧樂道鑄風骨,獨立自重書華章” 為主題的張謇精神,吸引了眾多黨員和居民積極參與,共同探尋張謇的非凡人生軌跡,汲取其精神力量,為轄區精神文明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
本期道德講堂圍繞“唱一首歌曲、學一位模范、誦一段經典、談一腔感悟、做一番點評、送一個吉祥”等環節逐一展開。活動伊始,伴隨著《張謇墾牧歌》的歌聲,大家從充滿地方特色的歌曲中領略到張謇堅韌不拔、心懷家國的情懷,為后續的活動環節營造了濃厚的氛圍。隨后,大家觀看了一段短片,短片生動地展現了張謇的生平經歷:從他早年的求學之路,到毅然投身實業,創辦眾多企業,推動民族工業的發展,再到他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創辦學校,培養人才,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奠定基礎,以及他積極參與社會公益,關心民生疾苦,致力于改善社會環境。他的愛國精神、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深深打動了在座的每一位。
“誦一段經典”環節,志愿者帶領大家誦讀了張謇的經典名言?!碧熘艘?,與草木無異。若遺留一二有用事業,與草木同生,即不與草木同腐?!边@些經典語句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準則,讓大家深刻體會到張謇對人生價值的獨特理解和對事業追求的堅定信念。黨員和居民們在誦讀聲中,感受著張謇精神,汲取著傳統文化的智慧。
觀看短片和誦讀經典后,大家都感悟頗深。一位黨員感慨地說:“張謇在艱難的環境中,始終堅守自己的信念,以實業救國為己任,這種擔當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大家紛紛表示,從張謇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在生活中踐行安貧樂道、獨立自重的精神,努力為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在當今時代,黨員和居民們學習張謇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劉再麗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評,為大家進一步了解張謇精神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時刻銘記張謇的精神,將其轉化為實際行動,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
此次活動不僅為黨員和居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也進一步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張謇精神的激勵下,黨員們更加堅定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參與轄區建設,共同為構建和諧美好的社會而努力奮斗。
(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