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賦予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市民巡訪團,是我市發揚廣大市民主人翁精神、激發共建共享意識、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提高市民文明素質的生動實踐。自成立以來,市民巡訪團始終將“問需于民”作為文明創建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地制宜,勇于實踐,不斷創新,將我市的文明創建工作向多領域拓展、向縱深推進。
一臺照相機、一支筆、一本筆記本……二十年間,巡訪團成員秉持志愿奉獻精神,緊盯文明城市長效管理目標,以滿腔的熱情和無私的奉獻,穿梭于城市的街頭巷尾,及時發現文明城市建設中的短板和需要整改的問題,為市、區兩級政府和市級機關有關部門、窗口單位的文明創建工作拾遺補闕,為推進南通文明城市建設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添磚加瓦。
堅持巡訪初心,當好精神榜樣
根固,華實必茂;源深,光瀾必章。
時間回溯至2004年2月28日。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的直接領導下,市創建文明城市指揮部以1號文件的形式,發出了《關于成立南通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市民巡訪團的通知》。在隨后的3月1日舉行的南通市創建文明建設工作大會上,110名熱心市民經自主報名、資格審查等環節,確定成為市民巡訪團的首批正式成員。
自此,拉開了市民巡訪團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和巡訪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序幕。
巡訪團由一群熱愛家鄉、熱愛城市發展的熱心人組成。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既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退休干部,又有普通市民群眾、勞動模范、教師學者、民主黨派人士和基層工作者。20年來,他們不計報酬,不計得失,用愛與奉獻,實踐了“熱愛家鄉、文明巡訪、無私奉獻、志愿服務”的市民巡訪團精神。
在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的工作中,市民巡訪團不斷強化巡訪思想引領,深根厚植志愿信念。堅持個人巡訪、專題巡訪和團部集體巡訪相結合的方式,對城市建設和管理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明查暗訪,他們深入基層,聚焦難點、熱點、堵點問題,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撰寫巡訪信息和報告,提出整改建議,協助政府職能部門解決了眾多關乎社會事業和民計民生的問題。
二十年間,巡訪員們的每一份直擊不文明社會現象的報告,都如及時雨一般,滋潤著文明城市創建的土壤。
——崔宇青關于南通西站交通樞紐優化建議的提出,迅速獲得了市交通運輸局的積極反饋;劉群針對醫院周邊生命通道堵塞問題的反映,直接促成了市、區城管局的迅速行動,有效保障了急救通道的暢通無阻;朱健對基礎設施改善的持續關注與反饋,更是體現了巡訪工作的細致入微與成效顯著。據統計,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巡訪團成員共提交巡訪信息3356條,辦理回復率達85.82%,成了名副其實的城市“啄木鳥”,解決了眾多群眾身邊的細微難題。
南通有善,南通有禮。千余次志愿服務也是市民巡訪團公益精神之寫照。
從志愿者們十年如一日、堅定助學青海玉樹學子的公益愛心,到急救中心醫生始終堅守巡訪員職責、不斷升華“做一個救死扶傷好醫生”的醫者仁心;從七旬老巡訪員不顧高溫、依然堅守巡訪一線的堅定信心,到年輕巡訪員積極追隨老巡訪員腳步、不計名利的巡訪初心……
今年3月2日,巡訪團全團共12個巡訪組深入市區11個關鍵區域,圍繞“學雷鋒精神做文明市民”的主題,從居民小區的環境美化到健康知識的普及,從法律咨詢到文明交通引導,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成了文明長效管理的“宣傳大使”,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與媒體的持續關注。
“我們不僅要將政府的決策部署、民生政策傳達好、解讀好,更要將其普及到每一位市民心中,激發大家共同參與城市建設與文明創建的熱情。”巡訪團成員熊建平說。
緊貼群眾所想,創造文明之美
群眾在哪里,市民巡訪團的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11月28日,巡訪團第五組收到了一面題有“六力共治解難題,三方四聯聚民心”的錦旗,原來,這是崇川區永興街道東港社區居委會等對巡訪團第五組與東港社區開展共建、推進小區管理所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謝?!敖鉀Q居民停車、充電的問題是民生大事,我們巡訪團義不容辭?!毖苍L員何偉說。
這是20年來,市民巡訪團問需于民、服務于民的一個縮影。
12個巡訪組,205個成員,年均百場志愿巡訪,共計逾萬次志愿服務活動……巡訪團成員來自基層群眾,始終堅持面向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積極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及時將政策決策聲音傳達下去,將基層的呼聲和要求反饋上來,架好黨群關系的“連心橋”。
他們不僅是城市的觀察者,更是文明的推動者。他們走街串巷,深入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巡訪的內容廣泛而細致,涵蓋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將工作重心聚焦于基層,觸角延伸至一線,深入文明城市長效管理的最前沿,精準捕捉民生工作的難點、痛點與堵點,成為市民心聲的忠實代言人。
文明,是南通的亮麗名片,也是市民巡訪團不懈追求的目標。近年來,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一幕幕文明新景在南通大地蔚然成風。
2020年,在建筑工地安全生產百日行動和揚塵整治654專項行動中,巡訪團克服重重困難,從3月23日至12月31日,歷時八個多月,對崇川區、南通開發區和通州區的建設工地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巡訪督查,共出動1014人次,督查工地1326個次,發現并上報問題1676個,為城市環境的改善與提升作出了重要貢獻。
面對建筑工地分散、點位信息不全等困難,他們始終站在市民的立場上審視問題,從市民的期盼中反思不足、改進工作,不僅開著私家車巡訪毫無怨言,組長、副組長更是身先士卒,沖鋒在前,有的甚至帶病堅持一線督查,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2023年2月25日,崇川經濟開發區惠澤苑小區23、24幢樓外電瓶車停放的安全隱患引起了市民巡訪團第八組的關注,他們當即進行了專題巡訪,撰寫了12頁含文字、數據、圖片的巡訪報告,2月28日,成員們帶著巡訪報告走訪了市應急管理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市政園林局等多個職能部門,呼吁消除居民小區潛在危險,專題巡訪報告很快得到了市、區兩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多方商定方案,擴建了1300平方米電瓶車車棚,5月27日建成使用,解決了居民停車難、充電難的問題,消除了安全隱患。
2023年至2024年,巡訪團先后組織部署了以“文明餐飲”“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市場”“文明服務”5個專題調研巡訪,12個巡訪組為全市開展專項整治提供大量第一手資料和信息。在今年3月15日召開的文明交通工作情況匯報會上,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和市交警支隊圍繞市民巡訪團“文明交通”巡訪報告中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整改情況匯報。
巡訪團還積極開展了五一路夜市規范攤販經營整治、南大街八仙城綜合整治、蘇通長江大橋觀禮臺環境改善、通州區興仁鎮通富佳苑消防隱患整改等一系列重要巡訪。
他們通過一次次的專題巡訪,助力政府將為民辦實事落到實處,切實解決了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爭當文明表率,守護文明成果
從建團初期的“五城同創”活動,到歷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再到目前文明城市長效管理,二十年來,市民巡訪團為文明城市巡訪兢兢業業,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建諍言、獻良策,為黨委政府提供了寶貴的決策參考,生動詮釋著精神文明“南通現象”。
2023年,市民巡訪團第三組對本市崇川、通州和開發區的15個鎮街、62個居民小區、3個農貿市場及交通場站、醫院等進行了為期20天、以垃圾分類為專題的集體巡訪,撰寫了《垃圾分類任重道遠》巡訪報告,這份報告對本市垃圾分類現狀做了實事求是的分析,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得到了市領導批示肯定。巡訪團還完成了《文明用餐巡訪報告》《關于兩個安置小區文明創建長效管理的調查報告》《關于背街小巷環境整治的調研報告》《文明旅游巡訪綜合報告》等14篇專題巡訪報告。
為了確保新時代巡訪工作的順利開展,巡訪團還注重制度建設,不斷規范工作程序。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人管事成為巡訪團工作得以順利展開的重要保證。二十年間,他們先后三次對《南通市市民巡訪團章程》進行修訂,進一步明確了工作職責、人員進退、巡訪形式、信息報送程序、巡訪紀律等,使巡訪工作更加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
2023年3月,巡訪團再次對相關工作制度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包括《市民巡訪團工作紀律》《市民巡訪團團部加強作風建設的規定》《市民巡訪團信息報送辦理制度》《優秀巡訪組巡訪員評選細則》等,確保巡訪工作順利開展和巡訪質量不斷提高。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世而制?!痹谘苍L工作中,巡訪團堅持與時俱進,不斷練“內功”、補“短板”、增“內涵”,創新方式方法。適時組織開展理論學習和巡訪業務培訓,為新老成員提供全面的工作指導,奠定巡訪工作的堅實基礎。
“市民巡訪團在前期‘巡’的基礎上,將在‘訪’的層面上多做文章,找出深層次的原因;研究分析形勢,創新工作思路,排出重點任務;通過巡訪,了解市民所需所盼,推進文明城市長效管理?!笔忻裱苍L團常務副團長馮斌說。
時間是最客觀的記述者,見證了南通城市發展的滄桑巨變,也記錄下新時期南通精神文明建設的氣象萬千。二十年來,市民巡訪團始終保持良好的光榮傳統,處處嚴格要求、時時自我約束,樹文明形象,做文明表率,用實際行動凝聚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向心力和感召力。
近悅遠來風物新,最是文明潤人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市民巡訪團將更加堅定理想信念,引領城市的每一個市民,齊頭并進地向著建設更高水平的全國文明城市不斷邁進。
(季永健 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