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1-09
10:48
來源
南通日報
“五一”假期哪里去?沿江沿海景觀帶自駕游,成為南通一些市民家庭在這個假期里休閑度假的新方式。經過3年多時間建設的南通沿江沿海景觀帶,初步打造成為一道濱江臨海的美麗風景線。
地處長江入海口的南通市是全省既沿江又沿海的設區市,其代管或所轄的7個縣(市、區)或沿江或沿海,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岸線資源。西起長江靖江市與如皋市交界處的四號港閘,東經江海交匯處的啟東市圓陀角,北至黃海海岸線海安市與東臺市交界處的老壩港,在這420公里岸線上建設沿江沿海生態景觀帶是南通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11月考察江蘇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一項重要措施、一件長期任務。
黨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力量就匯聚到哪里,作用就發揮到哪里。南通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市委領導下,胸懷“國之大者”,立足職能職責,找準人大在服務沿江沿海生態景觀帶建設中的定位和任務,努力構建市縣鎮三級人大上下聯動、密切協作的工作機制,持續推動三級人大、五級代表同向發力、同題共答,不斷構建濱江臨海生態綠色廊道,堅決守好出江入海生態屏障,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生態經濟帶。
緊跟黨委部署 凝聚共同意志
南通市委作出建設沿江沿海生態景觀帶的決策部署后,全市三級人大緊跟市委部署,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想、行動和力量統一到市委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的部署要求上來。無論是制定年度工作要點、年度監督計劃,還是具體安排履職議題項目,三級人大都把助力沿江沿海景觀帶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策劃、布局和推進。
建設沿江沿海生態景觀帶,是市委決策,也是民心所在,承載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
2022年2月,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首次在市級層面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會前3個月,對民生實事項目通過人大和政府“雙通道”征集機制,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有意識地把群眾呼聲高的沿江沿海景觀帶建設具體項目任務納入比選。會上,全市542名代表通過無記名投票方式依法票決出20項民生實事項目,“新增沿江沿海生態景觀帶貫通里程170公里”高票當選年度民生實事項目。2023年1月,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新增沿江沿海生態景觀帶貫通里程145公里,實現沿江沿海生態景觀帶基本貫通”,再次高票入列年度民生實事項目。
7個縣(市、區)和20多個沿江沿海鄉鎮人大也都結合區域實際,票決產生了一批涉及沿江沿海景觀帶建設的具體實事項目。以票決形式表決的重大事項決定,進一步凝聚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意愿,形成了集體意志,增強了推進沿江沿海景觀帶建設的法治化力量保障。
督辦民生實事 履職推動落實
以督辦民生實事項目為抓手推進沿江沿海景觀帶建設,是南通人大助力助推的一項重要載體、一種工作方法。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黨組副書記莊中秋在人大督查民生實事項目推進會上,強調“民生是頭等大事,是政府對百姓的莊嚴承諾,是人大監督的重要領域。各地各部門要思想認識再提升,強化為民謀利的使命擔當,堅持踐行人民至上理念,積極回應群眾所期所愿,以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抓好民生實事項目建設,把每一項民生實事建成經得起歷史和群眾檢驗的精品工程”。
市人大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作為沿江沿海景觀帶建設聯系專工委,在第一時間召開涉農民生實事項目座談會,推動制定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時間清單“三個清單”,督促做到早規劃、早部署、早實施;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經常問計劃、問進度、問結果;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實地查看沿江沿海景觀帶建設點位20多個,全面了解掌握各地完成進度及投入使用情況,持續收集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問題,加大對重點問題的協調和推進力度,確保所有問題按時“見底清零”。
市、縣、鎮三級人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共同扛起“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責任,通過專題調研、部門評議、執法檢查、代表視察、滿意度測評等方式,督促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時序進度、高質量高標準建設好沿江沿海景觀帶,推動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打出了人大履職助推的“組合拳”。每年年中,市縣兩級人大常委會會議聽取和審議包括沿江沿海景觀帶建設在內的為民辦實事項目進展情況的報告,職能部門直面問題,逐一答復,對進展較慢的項目說明原因,并明確整改對策和措施,年底向人代會匯報辦理結果,形成全過程閉環推進機制。
發揮代表作用 匯聚各方力量
“我們沿海生態景觀帶調研報告能夠在全縣幾十篇優秀調研報告評比中獲得青睞,榮獲一等獎,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選題抓得準,扣住了中心工作、重點任務?!比鐤|縣南通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苴鎮街道)人大工委負責人虛心地說:“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跟蹤調研,用好調研成果,為基層人大開展工作服務,為人大代表履行職責服務?!痹谀贤?,像這樣圍繞沿江沿海景觀帶建設開展的調查研究,在三級人大已經常態化、廣覆蓋,成為他們助力沿江沿海景觀帶建設的第一道程序,為精準履職摸清了全面情況、掌握了第一手資料。
“美麗南通·最美代表”活動是南通人大2021年為助力沿江沿海景觀帶建設等而開展的一項代表主題實踐活動,經過一年時間集中性的工作推動和實踐養成,已經在廣大人大代表中成為一種行為自覺和日常做法。參與沿江沿海景觀帶設計的省人大代表、南通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陶曉東自豪地說:“3到5年內,從南通最西與靖江交界出發,經過最東啟東寅陽,至海安與東臺交界的老壩港,南通人可以連跑10個馬拉松!”
沿江沿海景觀帶建設牽動著各級人大代表的心,五級人大代表積極投身到建設行動之中。以代表小組活動方式開展集中監督,查看項目落地、開工、資金保障、現場施工情況以及項目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經常性深入代表“家站點”,在田間地頭、街頭巷尾聽取市民群眾對沿江沿海景觀帶建設的意見建議,讓黨委、政府在決策、執行、落實多個環節都能聽到群眾的聲音,彰顯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靚麗底色,匯聚了全民參與沿江沿海景觀帶建設的強大合力,不斷推動沿江沿海生態景觀帶建設成為南通生產、生活、生態和諧發展的新典范。
(賁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