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1-13
15:06
來源
江海晚報
在日前舉辦的國家級白名單賽事、第七屆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挑戰賽決賽·無人駕駛智能車專項賽中,通州區西亭高級中學人工智能社團的13名同學斬獲佳績。這是通州區打出科學教育“組合拳”,答好科學教育“加法”題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通州區以創建“全國科普示范區”為抓手,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構建形成具有通州特色的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生態。各所學校因地制宜,打造各類科創課程,實現從幼童到中小學生科學教育觸角全覆蓋。
每周二下午的社團活動,是西亭高中人工智能社團成員最期待的課程。大家聚在一起,一遍遍修改程序,鉆研搭建智能小車。高三(7)班的孫亦蔣在無人駕駛智能車專項賽中獲得了金獎,他說,這次無人駕駛智能車專項賽,不僅提高了小組合作能力,更讓他們認識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的含金量,激勵他們不斷地探索科學,不畏困難,勇于挑戰。
近年來,西亭高中積極推進高品質科技特色高中建設,定期舉辦科學宣傳與科技科普活動;根據學生興趣和發展需要,提供豐富多元的科技教育培養方案;開設人工智能、無人機、科技模型、發明創造4大科技社團,對接各類國家級、省級白名單賽事,助力學生提升科學素養。
“西亭高中有舉辦校園科技節的傳統,截至今年,已連續開展了10屆。本屆校園科技節涵蓋科普講座、科技比賽、科學教育人才培養等多個主題,不僅邀請了多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和教授為師生們帶來了高質量的科普講座,還通過各項科技項目比賽培養了學生的科學興趣,在他們心中種下了科學的種子。”西亭高中副校長金鑫表示,為了進一步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學校還成立“江海英才”成長營,著重理論與實踐融合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這次在國家級白名單賽事中獲得佳績,是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都很高興,也堅定了學校加強科技教育的信心和決心?!苯瘀伪硎?,西亭高中將繼續加強科技教育資源的整合,不斷探索科學教育的實踐路徑,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臺,努力培養更多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人才,助力國家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
“智學慧玩”放飛科技夢
無人機從起點出發,飛速穿過危險重重的山洞,找到被困人員,迅速完成救援,穩穩停在降落平臺……上月21日上午,在南通高新區小學活動室,無人機校隊的隊員戴著VR眼鏡,訓練人工智能無人機大賽雷霆飛途比賽項目。
“這些孩子是我們從全校3000多名學生中選出來的好苗子,比賽不是最終目的,培養他們勇于展示自我、挑戰自我,不斷激發他們的科學興趣,拓寬科學視野,根植科創精神,培養創新人才才是初衷?!蹦贤ǜ咝聟^小學校長朱水平表示,在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學校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南通高新區小學一向重視科技教育,自建校起就圍繞科技教育特色進行文化設計和硬件建設,構建“學中有玩,玩中生智”的“智學慧玩”教學模式。
目前,學校已設計建成“金種子科創谷”,擁有計算機網絡教室、創客教室、機器人教室、無人機教室以及面積達500多平方米、包含12個智能體驗項目的少兒智能體驗科普館;新增了集多元交互、體感互動、裸眼3D、VR創作于一體的人工智能技術綜合運用創作教室“金種子夢工廠”,將引領學生親身體驗人工智能技術的先進與高端,實現跨學科綜合實踐和多元創作。
為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大力發展科技特色教育,南通高新區小學將科普教育課程化,先后創辦學生機器人、無人機、基礎編程、種植研究院等科技社團。此外,學校還舉辦了智學慧玩科技創意節、科學嘉年華等活動。“智學慧玩:小學‘科創文化’的校本實踐”已獲批江蘇省基礎教育內涵建設中小學課程基地與學校文化建設項目。
人人都做“小科豆”
上月19日上午,在通州區杏園路幼兒園大二班的科學實驗課上,王偉老師帶著孩子們進行了“會飛的紙飛機”科豆小實驗。
會吞紙的紙箱、看得見的聲音、針管力氣大、橡皮泥的沉浮……自2022年3月1日開設科學實驗課以來,該園老師帶著孩子們開展了豐富的小實驗,園所微信視頻號已發布相關視頻共計640期。
“杏園路幼兒園是科學特色項目園,科豆小實驗是我園‘科豆課程’的主要內容,讓幼兒在實驗中猜、做、思、記、悟,體驗科學游戲的樂趣?!眻@長羌軼君介紹,園所是通州區科學領域基地園。自2021年9月建園以來,園所就以培養兒童科學素養為主要目標,深化環境打造,建設“科豆”課程,讓人人都成為元氣滿滿的“小科豆”。
近年來,園所深入推進江蘇省基礎教育內涵建設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項目《場景·濡染·體驗:“科豆樂園”中的課程行動》,成效顯著,社會美譽度日益提升。
如今,走進杏園路幼兒園,戶外的吶喊噴泉、空氣琴、光影互動區、濕地公園,室內的科學家走廊、光影紅色故事墻、音樂DIY墻、神筆馬良等,將科學教育融入園所環境打造。園所里樹上的鳥窩、墻角的昆蟲投喂箱、瞭望臺上的戶外望遠鏡、“一畝田園”班級自留地,也為孩子們提供了科學探索的條件。豐富多彩的“科豆課程”則為孩子們插上了追逐科學夢想的翅膀。
(記者徐愛銀 任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