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1-17
11:14
來源
南通日報
近年來,南通市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切實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持續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文明鄉風與經濟建設“兩手齊抓”。全市已創成全國文明鎮7個、全國文明村17個,省級文明鄉鎮27個、省級文明村101個。
文明鄉風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內核。當前,深化實施文明鄉風建設工程意義重大,不僅關乎鄉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更是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推動鄉村全面進步的關鍵所在。如何精準發力,讓文明鄉風在廣袤鄉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亟待深入思考與積極踐行。
深入實施文明鄉風建設工程,要聚焦思想引領。一方面,加強宣傳教育。借助村廣播、文化墻,以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宣傳黨的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定期更新內容,讓村民在日常出行、勞作間隙就能接受熏陶。同時,開展主題宣講活動,深入田間地頭、農家院落,用方言土語、身邊故事,把抽象理論轉化為生動實踐,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另一方面,開展主題活動。結合重要節日、紀念日,開展主題活動。如在春節組織“寫春聯·送祝?!?,融入文明新風內容;在國慶舉辦“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演出,激發村民愛國情懷。通過這些活動,將思想引領融入娛樂,讓村民在歡樂氛圍中接受思想洗禮,為文明鄉風建設奠定思想基礎。
聚焦成風化人。強化榜樣示范。深入挖掘鄉村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典型,通過村廣播、宣傳欄講述他們的事跡,比如孝老愛親的村民十年如一日照顧患病老人,激勵村民見賢思齊,以榜樣力量引領文明風尚。豐富文化活動。依托鄉村文化禮堂、文化廣場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如舉辦民俗表演、傳統技藝比賽,讓村民在參與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于潛移默化間培育文明鄉風。
聚焦文化振興。挖掘鄉土文化。深入探尋鄉村獨特的民俗、傳說、技藝,像精美的剪紙、古老的戲曲,通過舉辦展覽、表演及傳承培訓,讓鄉土文化煥發生機,增強村民文化認同感與歸屬感。加強人才培育。挖掘鄉村文化能人,給予資金、技術支持,鼓勵其創作反映鄉村生活的作品。同時,吸引大學生、文藝志愿者下鄉,帶來新理念、新活力,為文明鄉風建設注入源頭活水。
聚焦建設合力。一方面,強化組織引領,基層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制定文明鄉風建設規劃與村規民約,黨員帶頭踐行文明風尚,引領村民參與。比如組織黨員志愿者開展環境整治,帶動村民愛護鄉村環境。另一方面,推動多方協同,整合政府、社會組織、企業等資源,形成共建局面。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文化設施;社會組織開展公益服務,如文藝下鄉豐富村民精神生活;企業參與鄉村建設,資助文化活動,多方攜手凝聚文明鄉風建設強大合力。
(郭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