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通州區五接鎮小李港閘附近的江面上風平浪靜,過往運輸船只的汽笛聲不時傳入耳中。通州漁政協助巡護員沈堅堅剛剛來到長江禁漁執法基地接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巡查記錄本,查看、了解上一班組同事記錄的內容。
今年是沈堅堅當漁政協助巡護員的第6個年頭。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他被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授予“2024最美長江協助巡護員”稱號。這是他繼“2021年度長江流域禁捕水域漁政協助巡護優秀隊員三等獎”稱號后,獲得的又一榮譽。
沈堅堅在長江邊出生、在長江邊長大,成年后也和他的祖父輩一樣以捕魚為生?!拔以詾樽约簳斠惠呑訚O民。沒想到因為長江禁捕,我從‘捕魚人’變成了‘護漁員’。”了解完記錄本上的情況后,沈堅堅特地帶上巡江更清晰的無人機,和同事開始了當天的工作。
“我們的巡護范圍東起九圩港水閘,西至如皋碾砣港,另加開沙島,總共23.8千米。路程不僅長,而且很多地方是羊腸小道,路面坑坑洼洼。不少人坐我們的車都會暈車?!眱赡觊g,沈堅堅駕駛的電動汽車已經行駛了十幾萬公里,四個輪胎也都換了個遍。雖然邊說話邊開車,他的眼睛卻習慣性地盯著斜前方的江岸線。
來到一處江面寬闊的地方,沈堅堅停下車,操控起無人機。這是他當上護漁員新學的本領之一。沒當護漁員前,沈堅堅以為護漁工作只要開著船巡視江面,勸勸垂釣者,拍拍照,輕松得很。真正上崗后,他才發現這份工作遠比想象中復雜。不僅要求他對長江生態了如指掌,更需要他掌握漁政法規、禁捕政策,甚至包括無人機操作、信息化監控等現代化技能。這些都是只會捕魚的他從未接觸過的?!皠傞_始有點手足無措,但隊里就數我最年輕,我不上誰上?”憑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如今的沈堅堅已成為一名“多面手”,還曾被選送參加“長江流域禁捕水域漁政協助巡護骨干培訓班”,與其他地方的巡護隊員交流學習。
“你看現在的江面多美,水里的魚也比以前多了很多、大了很多?!鄙驁詧詫o人機中的畫面展示給記者看,同時感嘆,當初自己選擇護漁員這條道路算是走對了。
(記者 黃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