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1-27
14:34
來源
南通日報
年關將至,如皋東大街歷史文化街區的年味,在一場香氣四溢的辭舊迎新中,悄然彌漫。
20日傍晚,落日的余暉灑進如城街道迎新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被紅色元素裝飾一新,屋梁上、樹枝上、窗檐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紅燈籠,在寒風中搖曳生姿。
小院里擺著一張大長桌和數張烤爐桌,火紅的炭爐上,紅薯、紅棗、桂圓、板栗、花生、橘子被烤得“咧開了嘴”。一旁的大鐵鍋里,正沸騰著當地人愛喝的“天水茶”,蒸籠里的各色點心冒著熱騰騰的煙火氣,年味在此刻被幸福感包裹。
“這是我們店的特色甜品,祝大家生活甜甜蜜蜜?!薄斑@是我們店里的招牌,蟹黃包子,快嘗嘗?!崩辖稚系脑∶窈途W紅店主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互相品嘗著帶來的特色美食。
院子中間,大大的電子顯示屏上閃耀著“我們的年之老街新事”幾個大字,由老街居民自編自演的各類節目輪番上演,魔術、歌曲、木偶戲、詩朗誦……臺上節目精彩紛呈,臺下觀眾看得入迷,現場歡聲笑語不斷。
靖海門位于老街東首,55歲的闞小玲是靖海門健身隊隊長,為了跳好開場舞《火火中國年》,她帶著隊員前后準備了大半個月?!拔覀兿胗脷g快的節奏、靈動的舞姿,讓鄰里街坊提前感受到熱鬧的新年氛圍?!?/p>
如皋“東大街”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是當地古城僅存的老街區。老街的路很窄,雖然不到五百米長,但有許多縱橫交錯的小巷和名人故居,想要完整地逛下來,一天時間都不夠。
“2013年起,如皋對‘東大街’進行深度開發利用,既保留了始建于唐代的藥王廟、清代的恒昌雜貨店、汪德大布莊這些青磚黛瓦的老字號,又新添了不少咖啡、簡餐、鮮花、非遺作坊等‘網紅’店鋪?!庇律鐓^黨總支書記周楠能快速地叫出每個店鋪的名字,現如今,老街里居住著1000多位居民,入駐各類商鋪近兩百家。
因為有了年輕創客的加入,老街開始“逆齡生長”。
當天,黃金濤是首個在小院里“開麥”分享創業經歷的年輕人。因為熱愛攝影,他在老街上開了一家影像工作室。“在老街,會遇見許多美好,我的拍攝畫面或許樸素,但其中蘊藏的情愫卻耐人尋味?!秉S金濤說,他喜歡老街自帶的文化厚重感,未來也會堅持用誠信創作拍好每段故事。
如皋面塑傳承人蔡曉霞的工作室也開設在老街上,每到周末或節假日,就會有許多孩子前來“學藝”。這項技藝以如皋地區特有的面粉、長糯米粉等為原材料,經蒸煮、冷卻、揉、捏、揪、挑等數十道工序形成工整細膩、色彩淡雅的傳統美術作品?!斑@里游客多,我想讓更多人了解并喜歡上如皋面塑,讓個性化產品在年輕的受眾中產生共鳴?!?/p>
如何平衡好老街的保護與開發?如皋市委副書記陳威濤給出自己的見解:“商民、住民都是老街的主人。歷史建筑與商民住民相得益彰,才能讓老街煥發活力和生機,才能創造詩意棲居的鄉愁。”
古今交融,傳統與現代碰撞,老街見證著創客拼搏、滋養著每位居民,并以無限活力續寫著新的故事。
(記者 陳嘉儀)